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教诲行业的未来,是可复制的服务

2020-10-06| 发布者: 泛卖商务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原标题:教诲行业的未来,是可复制的服务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润(ID:runliu-pub),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csgo比赛

原标题:教诲行业的未来,是可复制的服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润(ID: runliu-pub),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终于开学了。疫情,让教诲行业受到了不小打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教诲。

有一次,我和晨兴资本的首创合资人刘芹谈天。刘芹是中国最知名的风险投资人之一,也是小米最早的投资人。

我经常从他的深刻洞察里,得到启发。

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线下教诲,聊到在线教诲,聊到教诲行业的未来。

教诲行业的未来,是什么?他说:

教诲行业的未来,也许不是无差别的产物,而是可复制的服务。

突然,我眼睛一亮。感觉一团被迷雾遮挡的思绪,立刻清晰起来。

果然。果然一个好的观点,总是能帮助人们纲举目张、瞬间抽象出征象背后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可复制的服务”?为什么这个观点让我云云兴奋?

今天,我试着用一篇文章,讲讲这观点背后的逻辑。

以及,这逻辑背后的机遇。

1

要理解什么是“可复制的服务”,你要起首理解什么是“服务”。

你到场一个好朋友的婚礼,想做套显气质的西装,于是去找老成衣。

老成衣很卖力任,仔细给你量身段、选面料、定款式。过了两周,他给你打电话,说做好了。

你去一试,哇,太称身了,太有气质了。私人订制就是不一样。满足,非常满足。

这,就是服务。

服务的焦点,是个性化。

老成衣让你云云满足的要害是什么?

是做了一套“对你称身、也只有对你才称身”的西装。这就是个性化。

成衣是个性化的,理发是个性化的,我做的战略咨询也是个性化的。它们都是服务。

那么,教诲呢?

教诲也是服务。

由于最好的教诲,永远是个性化的、1对1的“因材施教”。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对的事,就该去做吗?孔子说:别急。

另一次,冉有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去做。

公西华很疑惑:老师,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你的回答差别呢?

孔子说:子路勇猛,我提示他退让;冉有谦退,我勉励他进取。

这,就是服务。

服务的要害,就是个性化。

但是,但是,但是,看似优美的个性化的服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边际时间成本太高。

什么是边际时间成本?

边际时间成本,就是每多服务一个客户,服务者所必须分外支付的时间成本。

好比谁人老成衣。水平非常高。但是水平再高,给我量身段、选面料、定款式,至少也要1小时的时间。

老成衣每多服务一个像我如许的客户,就要多支付1小时。

这1小时,是老成衣的“边际时间成本”。

边际时间成本,是刚性的,是独占的。给我服务的时候,他就不能给其他人服务。

以是老成衣再积极、再勤劳,一天顶多也就只能服务10-20人。

范围的天花板很低。

那老成衣怎么赚钱呢?提升不了范围,就只能提升单价。

以是,越好的成衣、越好的医生、越好的战略顾问,代价就越贵。

服务的优点,是个性化。服务的缺点,是边际时间成本高,代价贵。成本高,代价贵,以是服务的可复制性就很低。

再好的老师,也只能1:1辅导很少的学生。

那怎么办呢?

从做服务,变为做产物。

老成衣为相识决服务“成本高、代价贵”的问题,决定不再1:1的量身段、选面料、定款式了,而是用尺度化的版型,流水线的方式,生产“成衣”。

如许,由于每件成衣所包罗的,老成衣的“边际时间成本”大大降低,甚至降到险些为零,以是衣服的代价也因此非常自制。

这,就是产物。

产物的要害,就是尺度化。

但是,但是,但是,尺度化的西装也有个问题:由于不是1:1定制的,以是很难完全称身。

领口对了,腰围不对;腰围对了,袖长不对。总有地方不对。以是穿着效果,终究不敷完善。

教诲的产物化,出书,也是一样。

2003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把MIT的一些明星课程(好比Birger Wernerfelt教授的《2003春季课程:营销计谋》),录成视频放在网上,供全部人免费学习。

这就是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Briger教授在现场讲学,边际交付时间很高,是服务,是对少部门人的个性化。

但录制成视频课程,边际交付时间很低,是产物,是对大部门人的尺度化。

慕课的本质,是教诲的产物化。这是个了不得的想法。全世界都为之振奋。

这个创举,迅速得到了哈佛、耶鲁等许多全球顶尖大学的相应。各人都纷纷免费开放自己的课程。

我有两位朋友,还专门组织了来自14个国度的700多名志愿者,呕心沥血地给这些英文课程加上中笔墨幕。

网易,还专门上架了“网易公然课”,把这些慕课免费提供应中国学生。

但是,但是,但是,慕课并没有得到巨大的乐成。

为什么?

有的同学需要老师的答疑,有的同学需要排名的激励,有的同学甚至需要考试的他律。

但是这些,慕课里都没有。

自学都是反人性的。再好的课程,如果缺乏互动、缺乏他律,各人很容易学着学着,就坚持不下去了。

慕课的完课率,特别低。

那怎么办呢?

如果产物无法替换服务,出书无法替换教诲,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性,一条门路,可以融合服务和产物优点,同时制止它们的缺点呢?

全部消费者的巨大挑战,都是创业者的巨大机遇啊。

无数创业者,开始苦苦探索。

2

一位创业者想,我能不能从最右边的出书往左走一步,保留产物尺度化带来的低成本上风、但增长一些服务,以大幅度提升教诲的效果呢?

这就是“得到APP”的“知识服务”。

2016年,我受罗振宇约请,在“得到APP”上开设专栏《刘润·5分钟商学院》。

《刘润·5分钟商学院》,本质上是一个音频出书物(ISBN:978-7-900840-26-4),是尺度化的产物。

但是,罗振宇提出一个要求:你要提供一项“服务”,天天回复学员们的留言。

罗振宇希望通过“回复留言”这种“一对多的服务”,从出书,向教诲迈出要害一步。

9月26日,专栏上线。我收到了潮水一样的留言。一授课程1800字,但留言有7600多条,累计几十万字。

天啊。各人太热情了吧。

我也被这些留言引发,认真地精选留言,逐一回复。

学员又被我的回复引发,更热情地留言。

云云循环。

从产物端向服务端迈出的这要害一步,让“得到APP”得到了不小的乐成。

那另外一端呢?

有没有创业者在实验,从服务的最左端,往右迈出要害一步呢?

那就太多了。

好比小班课。

1对1的私教虽然效果好,但边际交付时间太高,以是固然贵。

不外,老师的时间虽然不可复制,但学员的人数可以复制啊。

把1:1私教,改为1:2,1:3,1:5,或者1:20呢?这不就复制了吗?这就是小班课。

小班课的本质,就是用“稀释”服务的方式,小幅度捐躯个性化,大幅度降低成本。

那如果继续稀释呢?能不能稀释到1:100,1:500,甚至1:2000呢?

这就是直播大班课。

一个老师,同时面临2000人授课。1:2000的杠杆足够大,以是商业效率足够高。

但是,也由于稀释得太厉害,教诲的个性化险些完全丧失,其效果越来越靠近尺度化的出书。

那怎么办呢?

能不能保留大班课的低成本,高效率,但同时加入个性化,提升教诲效果呢?

那就是双师大班课:1个大班授课名师 + 1个小班答疑老师。

1、大班授课名师。先请一个教学功底踏实、授课生动、能捉住学生注意力的授课名师,给2000人大班授课,得到尺度化带来的最大商业效率。

2、小班答疑老师。再把学员分成100个20人的小班,每个小班配一个相对成本低、可以复制的答疑老师,得到个性化带来的最大教诲效果。

双师大班,不是通过学员数目的杠杆来“稀释”老师,而是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复制”老师。

1:1私教 → 小班课 → 直播大班 → 双师大班。

创业者们永不停歇,从服务的最左端,一步步向右,不停用降低成本的方式,提高服务的可复制性。

知识服务从右向左,双师大班从左往右。

那么,他们会终极会师吗?

3

我不知道。

但是,有道精品课的“互动大班教学”,让我看到了会师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来自人工智能等技能。

先枚举几个普遍的学习场景:

在已往,授课名师是如许部署作业的:

这5份卷子,今晚一定要做好,来日诰日交给答疑老师。

第二天,答疑老师收上来100多份卷子,修正了2个小时。一个答疑老师2小时,100个答疑老师,就是200个小时。

修正作业这项“服务”,边际时间成本依然太高。

如果用类似人工智能等技能手段,辅助教学呢?

有道精品课,有一款毗连办机的“智能笔”。

学生用这款智能笔在试卷上答题,他的每一次誊写,都被自动记载,上传到云端,并用光学辨认技能(OCR)把字迹辨认为笔墨,然后接受人工智能的自动修正。

这道题计算有错误,那道题证实不完备。人工智能修正完试卷,提交给答疑老师。

答疑老师用20分钟,完成了复查。

原来2小时的修正,被缩短为20分钟。答疑老师,是“可复制的服务”。

但是由于人工智能,这个服务的复制成本,大大降低。

再好比,在已往,授课名师怎么部署背诵作业?

回去请背诵今天的课文“分封制与宗法制”。

一定要背熟。来日诰日查抄。

第二天,答疑老师要逐个查抄,或者按比率抽查。边际时间成本很高。

现在呢?

现在有了“人工智能互动教学”。

你在有道精品课里点击“开始背诵”,人工智能打开麦克风,自动查抄你背诵内容的准确度,熟悉水平,并打分。

查抄背诵这项服务的成本,险些降为零。

有一次,我儿子让我帮他查抄英文作业。我把这段作业,复制到了有道辞书里,一点“确认提交”。

然后我就惊了。

有道辞书,指出了这段作文的语法错误,并给出修改发起,综合维度打分,列出参考范文,末了总体点评。

这些是在课堂外。

在课堂内,尤其是网课内呢?

隔着屏幕,无法捉住学生注意力,家长不知道孩子到底听进去没有,一直是家长眼中网课最大的“弊病”之一。

人工智能和互动技能,能在这件事情上,起到什么帮助呢?

在有道精品课里,我看到了一种每隔几分钟就会出现一次的、学生和技能自主互动的学习场景。

从探索中得到兴趣,是人的天性。这个互动的历程,就是探索。

用探索的兴趣,取代老师的他律,从而提升注意力,对缺乏自律能力的小学生,尤为有用。

而和技能互动,这项“可复制的服务”,是没有边际时间成本的。

这种种实验,给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就是利用技能,利用人工智能,不停通过替换人工、或者至少减少人工参与的时间,降低“可复制的服务”的成本。

教诲的未来,从来都不只是把线下的课堂搬到线上,而是如何把个性化教诲低成本复制的不停探索。

末了的话

教诲到底是服务,照旧产物?

服务越发个性化,效果好,但是成本高;产物越发尺度化,成本低,但是效果差。

各有利弊。

但是,鱼与熊掌,就真的不可兼得吗?服务和产物的探索之路,终极会会师吗?教诲的未来,到底是什么?

服务和产物会师的地方,也许是:可复制的服务。

个性化的服务,效果固然最好。但只有降低成本,服务才可复制。

但是,怎样才能降低复制的成本呢?小班课?直播大班?双师大班?

这些都是特别好的实验。但也许,人工智能,才是降低复制成本的终极武器。

有道精品课的实验,给创业者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树模。

但这条路上另有许多奔跑者。

祝福有道精品课,祝福全部奔跑者。

由于教诲的不公平问题,也许终极会由于你们的积极,而消散。

加油。

本文(含图片)为互助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态度,转载请接洽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接洽editor@cyzone.cn。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泛卖商务网 X3.2  © 2015-2020 泛卖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