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柜 原标题:暴雨中的武汉巡堤人:4.7公里大堤一天往返走3遍 中新网武汉7月2日电 题:暴雨中的武汉巡堤人:4.7公里大堤一天往返走3遍 记者 张芹 履历2日短暂晴天的武汉,2日又迎来入汛以来新一轮强降雨。 上午10时,冒着大雨,蔡俊和同事们穿上雨靴、披着雨衣,拿起铁锹,开始了又一轮巡堤。 受上游强降雨影响,6月29日凌晨4时20分,童家湖大堤达设防水位,当日上午8时到达警戒水位26米,至6月30日凌晨1时,童家湖水位达27.99米,超警戒水位1.99米,为本年入汛以来最高水位。截至7月2日凌晨4时,童家湖水位跌至警戒水位以下。 蔡俊所在的黄陂区河流堤防工程管理总段童家湖分段,主要卖力黄陂区统领范围内童家湖大堤4.7公里的巡查值守事情。自6月28日黄陂区启动防汛Ⅳ级相应以来,近百名巡堤查险职员,每隔1—2小时对全堤巡查一遍,24小时不中断。 间隔武汉天河机场不足两公里的童家湖大堤,是守护黄陂区童家湖流域62.9平方公里范围,包括天河机场、机场高速公路、汉孝城际铁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等紧张设施的防汛屏蔽。 记者在堤顶看到,宽约4.5米的大堤,将府河与童家湖分开开来。大雨中,蔡俊和同事一字排开,分别在堤顶、堤坡、堤脚开展巡查。 “这事情看起来简朴,实在是个技能活”,蔡俊告诉记者,汛期来临前,队员们已经将延堤内坡和堤脚杂草除尽,以便巡堤时易于发明险情,每趟巡堤,堤上堤下以及堤身表里均要仔细查抄一遍,先看迎水坡,回来再看背水坡,一个往返花近3个小时,一天至少要走上3遍。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便是巡堤人的事情常态。大堤护坡斜度大,混凝土稠浊砂石及青苔在雨水的冲刷下格外湿滑。记者实验走向护坡,脚下却屡屡打滑。只管披着雨衣,几名巡堤职员身上早已湿透。 巡查历程中,蔡俊告诉记者,虽然沿堤现在都装上了高清摄像头,可以实时观察水位,但夜晚视线欠好时,还需要人工举行观测,几天前深夜记载水位时他曾不慎落入水中,幸亏同事实时“拔竿相助”将他拉出水面。夜晚巡查时,遇见草丛中潜伏的蛇虫鼠蚁也是常事。 黄陂区水务和湖泊局副调研员邱显明先容,上世纪60年代童家湖大堤未建时,府河一涨水童家湖区域便是一片泽国。2016年汛期,童家湖水位一度涨至30.09米,超包管水位0.74米,曾产生迎水面护坡塌陷、背水面管涌、散浸等险情。 2017年4月童家湖大堤启动除险加固工程,并对堤顶4.7公里路面全部硬化刷黑,新建童家湖泵站,目前大堤堤顶高程29.5米,到达三级堤防等级。“这意味着,童家湖堤可以应对50年一遇的洪水”,邱显明说。 童家湖堤段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蓝白色的“集装箱”,蔡俊告诉记者,这是启动防汛Ⅳ级相应后新搭建的哨所,未来几个月,他和同事们将值守在此,守卫童家湖大堤宁静。(完) 责任编辑:郑亚鹏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