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桃子: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

2020-07-02| 发布者: 泛卖商务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原标题:桃子: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原创诗字画东方卫视诗字画每当到了盛夏时节,翠绿茂盛的桃树上,就结......
温州

原标题:桃子: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

原创 诗字画 东方卫视诗字画

每当到了盛夏时节,翠绿茂盛的桃树上,就结满了果子。文人笔下的桃,有“劳生愿学永生术,餐尽红桃上汉飞”的赤色;有“碧桃天上栽和露”的绿色。

有“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的金色;甚至另有“迎春别赐瑶池宴,捧进金盘五色桃”的彩色。

在民间,有“桃养人”的说法:相传,西王母三千年一熟的桃子,人吃了可以体健身轻;六千年一熟的桃子,人吃了可以永生不老;最好的桃子,要九千年才成熟一次,人吃了可以寿与天齐。

宋代时,桃子除了生食,还被制作成蟠桃饭,桃子的清甜和稻香的联合,让人不禁食指大动。

今天,我们通过南宋词人辛弃疾,来相识一下鲜美多汁、让神通宽大的齐天大圣都爱不释手的桃子。

醉花阴

(南宋)辛弃疾

黄花谩说年年好。

也趁秋光老。

绿鬓不惊秋,若斗尊前,

人好花堪笑。

蟠桃结子知几多。

家住三山岛。

何日跨归鸾,沧海飞尘,

人间因缘了。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这阕《醉花阴》,题下有小标题——“为人寿”,可以知道这是一阕祝寿词。

上片说寿者年轻,词人先叹息韶光短暂:虽然菊花每年盛开,在金风抽丰中争艳,但是花也会随着秋光的流逝而凋落。

但是寿者的青丝却犹如不知道岁月无情似的,一直保持黝黑。那么,现在趁着年华正好,饮尽杯中的酒,如许,人与花相对,都笑逐颜开了。

下片,词人先用了王母娘娘三山仙岛中蟠桃的典故,意思是对方长寿如蟠桃,而且结子众多,子孙繁盛。

后面词人说寿者纵然百年回去,也会成仙:您不知什么时候跨上鸾凤,回到天庭。沧海有朝一日会酿成陆地而扬起灰尘,这人间的万物,也都会追随缘起缘灭终极告终,语新而意奇。

桃子在文学和民俗文化中都占据一席之地,可见人们对于桃子的喜爱,《晏子春秋》中记载了一个“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春秋时期,齐景公部下有三名猛将,分别是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骁勇善战,却恃功而骄。

齐景公为了早日消除祸患,让晏子设局,赏赐了两颗桃子给三位勇士。那三小我私人要怎么分两颗桃呢?

晏子提出:“谁的功劳大,谁就可以吃桃子。”公孙接和田开疆先报出自己的功劳,分别拿了一颗桃子。

古冶子认为自己搏命救过国君,功劳更大却没有得到桃子,气得拔剑指责两人。

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后,自觉不如,十分羞愧,将桃子让了出来并自尽而亡。

古冶子由于争功,逼得两人自尽,也后悔不已,于是拔剑自刎。这些在民间遍及流传的故事,为人们食用桃子增添了许多的意见意义。

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卖力看守蟠桃园,没忍住嘴馋,偷吃蟠桃的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

西王母的桃子,自然少不了有人惦记。《博物志》中记载:相传,汉武帝寿辰的这一天,西王母带着七颗仙桃来给汉武帝祝寿。

欢宴后,汉武帝与西王母单独攀谈,东方朔在殿外通过窗户偷偷窥视,西王母转头瞥见,对汉武帝说:“这个在窗边偷看的人,曾到我的蟠桃园偷过三回桃子。”汉武帝大惊,从此众人都说东方朔是永生的神仙。

随着故事遍及流传,“东方朔偷桃”成为传统题材,出现在中国绘画、文房用品的艺术创作里。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明代画家吴伟的《东方朔偷桃图》。这幅图是吴伟写意人物的代表作,描绘了东方朔从西王母那里偷到仙桃后,匆匆逃跑的情景。

▲《东方朔偷桃图》明 吴伟

绢本水墨淡设色 134.6cm×87.6cm

美国马萨诸塞州美术馆藏

画面中的东方朔一手握着书卷,一手抱着一颗硕大的仙桃。东方朔快步狂奔,同时扭头回望,好像是怕有人追遇上来。

画家用散乱的笔法描绘出了衣袍、帽带随风摆动的状态。人物面部先用细笔勾画,再用淡墨染出。

人物的姿态向前倾,右脚微微抬起,模样形状和姿态相得益彰,栩栩如生,制造出一种紧张感。

画家在描绘仙桃时,先用细笔勾勒出桃子的形状,再用淡墨从桃尖的部门向下晕染,桃子旁边几片尖细桃叶,用浓淡墨画出明暗相背的差别条理,可见刚摘下来的桃子十分鲜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西王母的蟠桃园里,被孙悟空、东方朔偷吃的仙桃;照旧夸父和太阳竞走、渴死前把手杖扔出去化作桃林;或者是主宰人间寿命的南极仙翁手中托着的硕大仙桃。这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桃子,都寄托着人们对康健长寿的向往,以及对亲朋挚友的优美祝愿。

《诗字画》同名图书现已面世

原标题:《桃子: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

阅读原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泛卖商务网 X3.2  © 2015-2020 泛卖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