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资源 https://www.xsw88.com/ 本报讯(记者 刘冕)习习夏风中,看一场精彩的清代“龙舟赛”;收下600岁紫禁城送来的“五彩丝线”,听长寿缕的故事……这个端午节,市民又有新过法儿:云端逛展览,听老故事,品正“粽”味。 端午节一早,各大博物馆在云端接力亮宝。故宫博物院“展厅”,一条“五彩丝线”穿出白玉雕天鸡纹罐、青色为底的画珐琅花卉纹大吉葫芦瓶、剔红牡丹纹圆盘、黑漆描金百寿字碗和黄地粉彩飞鹤纹盘等文物,件件背后有故事。陈腐的紫禁城“说”:无论是五彩丝线照旧文物上出现的五毒纹饰,都蕴含着人们对驱除疾病,祈求康健的强烈渴望。这是情感的寄托,是优美的愿望,更是一样平常生活中对人们的提示与警觉。 国度博物馆将馆藏《龙舟竞技图轴》“复生”,云端重现清代江南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局面——远处山峦升沉,近处江面平阔,装饰华丽的龙舟上,水手分列整齐,行动一致。市民坐在家中,也能感觉到江南传统龙舟竞赛的气氛。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则将线下的《诗情画意谈端午》展览搬到线上,以诗和画为载体,展示端午起源、端午传统等。北京汽车博物馆官网开讲“龙舟车”的故事;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的“直播厅”,逐一揭秘端午的来源…… “过足了眼瘾。”市民唐老师趁着端午假期,和孩子一起云端逛博物馆,他说:“线下到场活动,虽然热闹,却难免走马观花,线上看展,配上有趣儿的笔墨说明,另有一些生动的动画,孩子看得上瘾,大人也看得下去。尤其是一些卫生防疫小知识也穿插其中,感觉受益匪浅。” 这个端午假期,一批已经谢幕的重磅展览也在网上重现。市民可以到首博官网,看《12至20世纪中国山水画艺术展》,饱览祖国壮美河山;“走”进国度博物馆《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虚拟展厅,读一封来自数千年前的信;“逛”到故宫博物院的“戏剧馆”,听幽咽婉转,相识京韵传说……24小时不落幕的云端“博物馆之城”已现芳容。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