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北方多地扎堆进入高温周,华北、黄淮一带热力不断升级,迎来今年来最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未来几天,整个华北平原以及黄淮一带都将处于持续暴晒中。 春雨君的同事阿花上午到办公室的时候,面色发红满头大汗,趴在桌上全身无力,喝了杯水又吹了会儿空调才缓过劲来。据说是早上堵车很久怕迟到,下公交后一刻不停地跑了八百多米,本想着当晨跑锻炼身体了,结果差点跑进医务室。 (图源华农兄弟,侵删) 这大热天,上午十点都三十多摄氏度了,再户外跑个几百米,不中暑才怪! 而且,你以为中暑只是出汗乏力头晕难受,休息一下就活蹦乱跳了吗?严重的中暑可是致命的! 这6类人最易发生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人的体温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人体通过皮肤血管扩张、体内血液流速加快、排汗、呼吸、大小便等散发体内热量。在高温、高湿、暴晒、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人体会出现散热障碍,导致体内热量蓄积,从而发生中暑。 (图源:123RF) 在高温的环境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体温的自我调节。当空气湿度较高时,会阻止汗液的正常蒸发,从而妨碍身体迅速释放热量。 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发热、脱水、心脏病、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晒伤、处方药及饮酒等。此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 (图源:123RF) 因此, 老年人 、 婴幼儿 、 儿童 、 精神疾病患者 及 慢性病患者 最易中暑。同时应注意, 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 ,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重症中暑可导致死亡 根据中暑的症状,中暑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 先兆中暑 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 (图源:123RF) 除以上症状外,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重症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可以表现为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热痉挛: 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在剧烈活动之后,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 处理方法: 如果情况还没严重到需要就医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 2.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 3.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 4.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 热衰竭: 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更易发生热衰竭。 (图源:123RF) 处理方法: 1.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 2.休息 3.凉水澡或擦拭身体 4.开空调 5.换上轻便的衣服 如果发生热衰竭的人症状严重、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降温处理后症状无好转或持续恶化,则需要立即就医。 热射病: 当身体无法调节自身的体温时,会发生热射病。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身体温度温迅速升高。在10~15分钟内,体温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护,热射病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图源:123RF) 症状: 热射病的表现多样,可能包括: 1.头晕 2.搏动性头疼 3.恶心 4.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大于39.5摄氏度) 5.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 6.怕冷 7.快速、沉重的脉搏 8.意识模糊 9.口齿不清 10.不省人事 处理措施: 如果看到以上任何迹象,说明此时的情况很有可能足以威胁病人生命安全。在试图给病人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1.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 2.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病人降温。比如:将病人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病人放在凉水淋浴下;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病人身上;用凉水擦拭病人的身体;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天气干燥时,将病人裹在凉水浸湿的毯子或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3.监测病人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病人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摄氏度 4.如果急救人员未能及时赶到,请继续拨打120、110等寻求更多的指导与帮助 5.不要给病人喝水 6. 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助 有时,病人的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时,要阻止病人伤害到自己。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喂液体给他/她补充水分。如果发生呕吐,请翻转病人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如何预防中暑? 预防中暑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凉爽,高温天气下应尽量呆在室内,不在高温时间段(11点-14点)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如有必要外出,则要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图源网络,侵删) 1.饮水充足:保证足量饮水,每天1.2-1.5升,不要等渴了再喝,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盐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500-1000 ml),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 (图源:123RF) 2.做好防晒: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如果一定要进行室外活动,要注意防晒、降温。可以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 (图源:123RF) 3.注意饮食作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4.结伴活动:需要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时,同事间应互相留意彼此的健康状况。如发现有中暑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高温中暑可以导致人神智不清,甚至丧失意识。热浪来袭时,建议65岁以上老人的家人或朋友,至少每天上下午两次电话确认老人的健康状况。 (图源:123RF) 5.注意颈部降温:如果在户外打篮球、军训,注重颈部降温对预防中暑有很好的作用 。比如,可以在休息间隙用冷水打湿毛巾敷在脖子上,或者将冷饮用毛巾裹住缚于颈部表面。 高温天气出行要注意做好行程规划,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充水分(尽量不喝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以免失去更多体液),关注中暑高危人群,千万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可随身携带一些防暑降温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一旦出现中暑的症状要及时降温、休息和补水,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 #今日推荐# 健康饮食,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永远都是养生最有效的手段。但在养生信息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识别不实谣言,最靠谱的保健养生知识?怎样在繁杂琐碎的方法贴士中,找到最能解决日常困惑的方案? 知之×春雨医生推出养生精品课程 《中年男子保养指南》 扫描下方二维码,三甲医院主任级医师从6大角度解读中年男子常见的养生误区,告诉你科学的养生方法。 青少年与法律 http://m.qsnyf.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