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三居室的房子多大面积好?25万元的北欧风格设计说明!

2020-06-10| 发布者: 泛卖商务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底子薄,基础差,三家分晋时就家底不厚、先天不足;地域狭小,却偏又夹在秦国、魏国之间,夹缝中求生存;平......
北京网站制作

北京网站建设

网站制作

网站建设

北京网站制作

北京网站建设

网站制作

网站建设

北京网站制作

北京网站建设

底子薄,基础差,三家分晋时就家底不厚、先天不足;地域狭小,却偏又夹在秦国、魏国之间,夹缝中求生存;平时打群架的有,吃亏的多占便宜的少,经常受各种窝囊气。有人非常中肯评价战国时期的韩国是:
作为韩国170多年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君——重用申不害变法强国的韩昭侯,在《资治通鉴》中仅仅出场了三次,这不得不说是弱国无地位的另一种表现。
1.(公元前359年)韩懿侯薨,子昭侯立。2.(公元前333年)韩高门成。昭侯薨,子宣惠王立。
尽管韩国因为弱小没能留下辉煌的轨迹,但是韩昭侯还是凭借其敏锐的政治意识、出色的权谋手腕,硬生生在《资治通鉴》中留下了光辉的记录,为我们展示一个领导者的三个必备技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也值得我们“鉴于现世”。
【原文】申子尝请仕其从兄,昭侯不许,申子有怨色。昭侯曰:“所为学于子者,欲以治国也。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申子乃辟舍请罪曰:“君真其人也!”《资治通鉴·周纪二》
【解读】此时的申不害已经是韩国国相。他在韩昭侯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变法,“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
本来呢,给申不害一个面子,给他堂哥弄个小官也不是什么原则问题。但是韩昭侯看到了问题背后的性质,表现了足够的权力敏感性:
申不害为人求官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答应请求,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拒绝请求,又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站在韩昭侯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不管会造成什么后果,申不害事实上都已经把手伸到了韩昭侯的饭碗里,这种行为必须坚决制止,甚至应该予以打击。
韩昭侯回绝他的手段是“以其人之招还施彼身”,三句话条理清晰,层次递进,显示了韩昭侯极高的政治水平。
申不害你要明白自己的身份和职责,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不要把手伸得这么长。
2. 今将听子之谒而废子之术乎,已其行子之术而废子之请乎?(现在我是批准你的私请来破坏你创设的法度呢,还是推行你的法度而拒绝你的私请呢?)
{!-- PGC_COLUMN --}害自己制定的原则,来拒绝申不害的要求,这是一个场面上说得过去、申不害又无话可说的拒绝理由。
3. 子尝教寡人修功劳,视次第;今有所私求,我将奚听乎?”(你曾经开导我要按功劳高低来封赏等级,现在你却有私人的请求,我该听哪种意见呢?)
韩昭侯看似轻轻地拿起,实则已是重重地批评申不害这种破坏原则、不守规矩的求官行为,进一步敲打申不害,让他明白自己的位置和现状。
申不害自然听出了韩昭侯的言外之意,马上领悟了领导的意思,明白了问题的性质,于是主动惩罚自己“辟舍请罪”,并且还不忘拍领导马屁:“君真其人也!”确实也是一个政治高手!
【原文】昭侯有弊袴,命藏之。侍者日:“君亦不仁者矣。不赐左右而藏之!”昭侯日:“吾闻明主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笑有为笑。今裤岂特颦笑哉!吾必待有功者。”《资治通鉴·周纪二》
韩昭侯严肃地指出:贤明君主珍惜一举一动,一皱眉头,一个笑脸,都是有感而发。现在这裤子比皱眉笑脸更重要,必须等到有人立功才给。
韩昭侯作为一国之主,自然不会吝啬一条破裤子。但作为一个组织的大BOSS,这样的举动却显示了一把手基本的素质:
一是勤俭持家治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一把手的任何简单行为,都会被无限的放大、解读和效仿,可能会影响着一个组织的稳定。韩昭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用一条破裤子与他的下属“演了”这场戏,向臣子们传递一个勤俭持家、变法强国的信号。
二是从严管理身边人。清朝官场流行过“莫用三爷,废职亡家”的劝进之言,所谓“三爷”,指的就是“子为少爷,婿为姑爷,妻兄弟为舅爷”。领导的身边人由于占据了独特的权力授权、信息渠道、光环加持,最容易成为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
三是奖罚明确有度。韩昭侯是明白这条“破裤子”存在着的潜在意义,也知道随便将其赏赐给仆人的不良影响。治家如治国,也如同公司治理一样。奖罚明确有度,既可鞭挞后进,又可树立正气,使人觉得有规可守、有章可循。
【原文】韩昭侯作高门,屈宜臼曰:“君必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夫人固有利,不利时。往者君尝利矣,不作高门。前年秦拔宜阳,今年旱,君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所谓时诎举赢者也。故曰不时。” 《资治通鉴·周纪二》
过去你曾经有好时运,却没有修建高门楼。而去年秦国夺去了我们的宜阳,今年国内又大旱,您不在这时抚恤百姓的危难,反而奢侈挥霍,这正是古话所说的越穷越摆架子。这是非常不合时宜的。
的确如屈宜臼所说,当时的韩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内遭受大旱,国外屡被欺凌,宜阳也刚被秦国夺取,韩国正处于风雨飘摇、政权不稳的关键时期。那么作为韩国历史上最强国君的韩昭侯为什么还要执意大兴土木、建造高楼呢?他是否真的已是年老昏聩、胡乱作为吗?
当时申不害已经去世,韩昭侯也已经步入生命的末期,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把政权平稳地交接给下一任国君。然而连续的天灾人祸,却让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韩昭侯非常清楚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在极其不利的环境中寻找一个“逆天改命”的大胆决策——在国内修建高大门楼。好处有三:
一是可以转移注意力。让大量的民众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凝心聚力,有事可干,而不是无事生非。
二是可以加强集权。通过修建门楼,进一步调动全国的各类资源,并且紧密围绕君权左右,扩大了韩昭侯的权力半径。
三是可以展示肌肉。在形势如此恶劣的情况下,韩国还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向别的诸侯国展示韩国的组织动员能力,让别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避免了进一步的打击。
通过这一次大胆决策,其他国家果然没有对韩国乘火打劫,晚年的韩昭侯顺利渡过了危机,把权力顺利交接给了下一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泛卖商务网 X3.2  © 2015-2020 泛卖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