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基茨投资移民 https://stkitts.elanso.com/ 当人老了,最害怕的可能不是死亡,而是孤独。老伴儿走了、儿女去外地工作了、人老带不动孙子孙女了,可能就会被人遗忘在了某栋房子内,过着单调无趣的日子。 韩国有位70岁的老奶奶就因为过于孤单,干脆找了个设计师来给她建一个可以与人交流、和姐妹们聚会的小屋。一起来看看面对老奶奶的要求,设计师是怎样脑洞大开的吧~ 外观:老奶奶喜爱园艺,常常在园子里莳花弄草,借此强健身体、排遣寂寞。于是设计师在外面给老奶奶沿着小路种了一些花花草草,看起来就非常清新又舒服,还给老奶奶预留了一些空地,让奶奶自由发挥。 周围其他住宅都被车库、墙体和围栏紧紧包裹了起来,而设计师反其道行之,有意增强老奶奶的住宅与社区的联系。用一条小路引人来到这座亲切的小屋,小路两侧的鲜花绿树则进一步衬托出小屋的温馨和舒适。 这座住宅仿佛由3栋不同尺度的小房屋组成。这一形式在保证居住舒适性的同时,还明确了公私和内外关系。设计师将这一形式概念总结为“宅中宅”。 小宅:三栋小屋之中,“小宅”较为私密,内部安排了奶奶的卧室、步入式衣橱、私人按摩浴池等一体化功能,俨然一座小型工作坊。 大宅:“大宅”中包含了起居室、餐厅和厨房,是她日常活动的主要空间。“大宅”的尺度适合作为公共空间,因此设计师有意抬高了起居室的天花板高度,利用高出的空间建造一间小阁楼,留待访客使用。 中宅:“大宅”和“小宅”之间隔了一栋“中宅”,所以二者相对独立,可以分开使用。中宅由一个庭院和一间玻璃阳光房组成。阳光房基本上可以看作“中宅”的入口,内部摆满了盆栽,但是它的功能不止如此,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条件的需要充作他用。 比如冬天的时候,如果壁炉被占用了,家人们就可以到阳光房烤红薯吃,夏天又可以躺在阳光房内凉凉的活动地板上避暑。这种功能与韩国传统民居“韩屋”中的“封堂”地板有类似的作用。所有的空间都围绕中庭布置,从而确保室内外的平衡,进而丰富“小宅”中的空间体验。 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很棒呢?老奶奶住在这儿,肯定不会再觉得孤独啦! 更多老奶奶家的图片及细节请戳下方图集哦~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