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张爱玲去世,电影节展示她的电影,记者:可以约这位女士专访么

2020-04-23| 发布者: 泛卖商务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约翰·伯格曾经说过:“到处都有痛苦。而比痛苦更为持久且尖利伤人的是,到处都有抱有期望的等待。”房东老太......
约翰·伯格曾经说过:“到处都有痛苦。而比痛苦更为持久且尖利伤人的是,到处都有抱有期望的等待。”

qq代刷网 房东老太太吓坏了,急忙报警。警察来了之后,按照程序进行勘查。屋子里空空的,没有床。而死者瘦骨嶙峋,面露恐惧的神情,初步判断已经过世一周以上。

在张爱玲死后多时,一件更为悲凉的事便发生了。她的电影在香港电影节上展出,一度获得很高的呼声。

就当发布会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突然有一位女记者冲进发布会的现场。她抢过一个话筒,高声问道:“这位张爱玲女士在现场吗?”

不死心的记者,再一次开出里自己的条件:“我们在内地有几百万读者,可以帮她好好宣传一下的。”

她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写进读者的心里。读者只要是读她的作品,必然会觉得有人窥探自己的生活。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过张爱玲的童年。父母离异,她与后母的关系也并不和睦。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她的生活很悲凉。

,

七岁的张爱玲,就会写小说,那些天真无邪的话语,常常将身边的大人逗得捧腹大笑。等到九岁的时候,她就已经得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笔稿费了。

张爱玲十三岁那年,读到了第一本通俗小说,小说中情节的跌宕起伏,深深吸引着她。在那之后,她又特地找了几本通俗小说来读。

张爱玲每写好一个章节,父亲便会为她手抄下来,并拟上一个回目。等到小说写完的时候,已经累积成了厚厚的两册手抄本。

所谓的虱子,却不是真的虱子,而是她一生都没有逃脱的心病。在她生命的尾声,有一段时间频繁的更换房子,原因是因为跳蚤。

那段时间,她的家中常常备着各式各样的杀虫剂。去世之前,她还曾在信里写道,要搬到沙漠居住,因为那里没有虱子。

或许,她的心病是胡兰成。在那段婚姻中,她饱受非议。最终,走投无路的张爱玲,只有逃到美国。

但胡兰成并没有放过她,胡兰成就像是一只跳蚤一样趴在她身上,吸着她的血,最后成为了折磨她致死的一块心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泛卖商务网 X3.2  © 2015-2020 泛卖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