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复工复产大潮背后的“焊将”

2020-04-09| 发布者: 泛卖商务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我的工作性质是国企合同制,除了没有编制以外,各项工资待遇都和正式工一样。每天朝九晚......
https://news.fh21.com.cn/yldt/tjdxbyy/

https://yyk.fh21.com.cn/hospital_21790/hj.html

https://yyk.fh21.com.cn/hospital_21790/tsyl.html

https://yyk.fh21.com.cn/hexpert_21790.html

https://yyk.fh21.com.cn/hd_21790.html

https://yyk.fh21.com.cn/introduce_21790.html

https://yyk.fh21.com.cn/hospital_21790.html

https://yyk.fh21.com.cn/hospital_21792/zn.html

https://yyk.fh21.com.cn/hospital_21792/pj.html

https://news.fh21.com.cn/yldt/hqebhyy/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我的工作性质是国企合同制,除了没有编制以外,各项工资待遇都和正式工一样。每天朝九晚六,非工作日几乎不加班,加上岗位性质,基本上也没有绩效压力,所以工作还算轻松。
所以,这几年的业余时间,都被我拿来读书写字,发展个人爱好了。直到去年,在多个平台上签了约,也算是有点副业收入,又承蒙大家信任,带了3期写作兼职精进班,帮助了20几位小伙伴赚到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
在去年最忙碌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在写稿、教学、批改作业,所以,大概有3个月的时间,没有看过一场电影,逛过一次街。过了年以后,身体开始出现信号,颈椎疼痛、手臂麻木,甚至还出现过眩晕症。所以,从去年11月开始,我便开始重新规划,将更多的时间抽离出来,用来自我精进和陪伴家人。
但到了岁末年初,我这边很多客户的文案需求量反而大幅提升,从1月初开始到过年之前,压过来很多单子。加上被疫情隔离在家,多出来的20几天假期几乎全部成了工作日。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放在个人状态管理上也是一样。从当初的3个月无休到每月完成固定的写作任务很简单,可人一旦放松起来再突然进入到忙碌状态,的确有点难。加上撰稿人普遍都有的拖延症,前面接到约稿通知,我也是一直在等等靠靠。
《魔戒》作者托尔金就是一位严重的拖延症患者。在他写作《魔戒》的十二年里,出版商昂温最常干的事就是带领全家人一起去催稿。而托尔金每次都有不交稿的理由,比如因整理园子受伤,故事越写越长,拖到春天。编辑催他说:“哪怕写一两句也行。”他就回答说家里水管爆了,两夫妻身体不好等等,再然后就是二战爆发了,拖延症发作了,心情不好,更加不想写了……
对于几乎所有撰稿人来说,拖延都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以往经验告诉自己,无论是在开始还是最后一刻,任务都一定能够完成,所以,干脆拖到最后一刻再做,既不会耽误进度,还能在拖延的过程中享受短暂的快感。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以始为终:自我领导的原则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知己知彼:移情沟通的原则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只要做到第一点,积极主动,几乎就能够战胜拖延症,进入到高效工作的状态。因为,那些毫不拖延、将目标一个个实现的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从未来开始逆向推算后制订计划、逆向思考的能力。
也就是说,那些不拖延的人,并不会只关注眼前,而是会提前设想,如果任务在最后一刻完成,不仅心里总会念念不忘,而且也难以保证质量,既然早晚都要干,晚干不如早干。这个心理暗示看似简单,但却非常有效,下次如果还是以各种理由拖延的话,不妨就用这个提示来督促自己赶快行动。
21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文学大师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位非常有趣的作家,他在写作时,唯一驱动他的动力是出现神迹,比如,由于他天生对数字着迷,所以,只有当他看到特定数字组合的偶然出现,才能写下某个词语。在写作《恋情的终结》一书时,他也常常花大量的时间坐在路边,盯着车牌看,只是为了等待神圣数字的出现。
这看上去是作家的怪癖,可实际上却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数字是这位作家的兴趣点,所以,他才会在出现有趣的数字组合时,激发他写作的热情,立即行动。
而当我们的兴趣点没有被激发,只是以完成任务的使命感去激励自己做事时,就很容易陷入“我肯定不行”“尝试挑战也没用的”负面情绪中,想要击退拖延症,一定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了,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并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深度爱好。那借助沉迷其中的兴趣点就变得不太可行,我们需要的是使用某一种工具和方法,激励我们快速做事。
有时候,我们会存在一种思维误区,以为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要有某件有成就感或者仪式感的大事,才会让自己感到存在的价值,才会持久的开心。但如果仔细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发生这类大事的概率太小了,比如考上一所优秀的学校,找到心仪的爱人,获得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至少需要几年的积淀。
如果我们总是盯着这类Big thing,那我们真的很难被积极的情绪激励。那么,我们不如去发现生活中让自己开心的小事,比如,楼下便利店总是能让自己在深夜吃到水果、公司的保洁阿姨把卫生间打扫地干干净净、下班回来的地铁上竟然找到了座位……这一类小事发生的概率更高,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总能得到。
当然了,客观地讲,有开心的小事,也一定会有不开心的小事。对于那些不开心的事实,我们就冷静客观地挂个空挡,不给与过多的期待和评价,不夹杂感情地区看待事情本身,不对事情做否定的判断或者更多的解读,我们就会神奇地发现,这件事对自己的情绪根本构不成负面的影响。
长期保持着专注开心,忽视不开心的状态,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行动会越来越积极,不会被那些负面的东西拖延了进度,更不会去被拖延影响了斗志。
在《论语》述而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子路觉得这个问题太大了,便没有回答。孔子说; “你怎么不回答他呢?就说孔子这个人啊,发奋起来就忘了吃饭,高兴起来就忘了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看得出来,孔子对于自己的评价非常接地气,细细想来还比较客观。像孔子这样的圣贤之人,凡事不会往后看,所以很少懊悔、自责,而是经常沉迷于自己喜欢做的事,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更不拿自己年岁大了当借口,而是活在当下,执行力超强。
实际上,像孔子这样沉迷于眼下的行为方式,有一个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即锚定未来。他们会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当做为未来实现某个美好目标的准备阶段,并随时想象自己实现目标的样子,积极兴奋。
如果我们做不到像先贤这样强大的自我驱动,就不妨将想要做的、有助于实现目标的行动记录下来,并依照行动计划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做好,量变引起质变,一定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有一段时间,我通过运动来减轻体重,几乎每周会进行3-4次有氧运动。我们知道,有氧运动减脂的原理是提升心率,燃烧脂肪。刚开始的时候,我每天快走、跑步,但至少要坚持40分钟以上才会出汗,后面跟着视频做健身操,老师强调,适当运用肢体的动作变化,就能轻松提升心率,在短时间内达到燃脂的效果。
刚开始的时候,我将信将疑,后面跟着做了才发现,比如摆臂、比如踢腿这样的简单动作,只要持续做,真的会汗如雨下。有科学研究,人体的构造之所以神奇,就在于它是一个协调的整体,牵一发动全身这句话并不夸张。
而且,还有观点认为,人类眼睛的云顶也与大脑的活跃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向下看的时候倾向于思考过去,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向上看的时候容易思考未来,产生正面的情绪。所以,当我们感到沮丧失望时,尽量向上看,很快就能调整好心理状态,接受挑战。
下一次,如果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动力不佳就不拖延任务,可以试着去跑跑跳跳,做做运动,哪怕就是让眼睛向上看一看,也能够提升积极的情绪,调动身体的力量。多做积极心理暗示,你就会发现,行动起来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
最后的碎碎念:最近很多地方陆续复工,有一些朋友重返职场后或者被降薪,或者被动加班,只为了保住饭碗。有些朋友也会询问我,如何才能做副业,让自己多一份收入以抵挡可能到来的职业危机。一般我都会告诉他,副业需要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强大的自律性和高效的执行力,如果做不到这两点,不要盲目进入,否则会得不偿失。希望大家都能够理性选择,感性对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泛卖商务网 X3.2  © 2015-2020 泛卖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