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赵洪鑫: 生物统计师职业将被人工智能淘汰

2020-03-22| 发布者: 泛卖商务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赵洪鑫介绍说:“临床研究有其固定的套路可遵循,常见的有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暴露和结局之间关系的影......

在临床科研领域,生物统计师是非常重要的职位,从研究设计,数据清理,统计分析,到论文撰写都离不开生物统计师的深度参与。国外和国内的许多大医院都配备有专职生物统计师团队辅助临床研究。而小医院的科研团队,由于缺乏专业的统计师,医学工作者自己兼职统计,在研究设计和分析时困难重重,最后的研究成果充满各种统计学错误,得不到同行评议的认可,导致小型医院的科研实力很难追上科研系统化,流水化的大医院。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统计师匮乏的情况在未来能否得到改善呢?真实世界研究网的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知名流行病和生物统计学专家,森亿智能真实世界研究总监赵洪鑫博士。

赵洪鑫介绍说:“临床研究有其固定的套路可遵循,常见的有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暴露和结局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疾病预后的预测建模研究,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等等,每种套路都有系统的方法和流程。而统计分析过程可以看做是遵循相对固定游戏规则的流程化操作,而人工智能正是最擅长在既定规则下获得超越人脑的分析力和速度。也许人工智能并不适合特别创造性的工作,如文学写作,但特别适合下棋等能够根据逻辑和规则进行搜索和计算的过程。而生物统计本身就是充满规则和流程的工作,完全可以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赵洪鑫给记者现场展示了其开发的生物统计机器人。记者在其界面中上传了一个自己的研究数据库,选择了研究类型为“非干预”研究 - “观察性比较效果研究”- 勾选了 A 疗法,B疗法,结局变量类型,基线协变量类型之后,机器人随即开始进行统计分析,在整个过程中都是自动执行,根据变量类型自动选取相应的统计方法,并最终在word文档中输出了一篇论文所需的大部分表格。比如Table 1, 基线特征,组间比较,选择方差分析,卡方检验,还是非参数检验都是后台由机器人自动判断,并不需要研究者干预。然后,机器人对两种疗法进行了倾向性评分匹配,然后根据结局变量类型的不同选择了logistic回归或Cox回归,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了亚组分析并输出森林图,整个过程在数秒钟内一气呵成并把图表写入了word文档。

让我们欣赏下机器人做出的统计图表:























最后,赵洪鑫介绍说,生物统计机器人一直在进化,目前第二版本已经可以给每个图表加上中英文的结果说明文字,未来,一篇论文研究者只要专注在Background和Discussion部分就可以了,其他的大部分机器人就可以解决。最终希望解放临床医生,把时间和精力解放出来专注在研究的创新性和研究设计上来,把繁杂的统计工作交给机器人就可以。 我们最近用机器人生成了一篇论文约50%的部分,已经投稿到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杂志,通过了第一轮peer review并已修回,让我们期待机器人参与的论文最终发表。

https://www.rwstudy.com/news/371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泛卖商务网 X3.2  © 2015-2020 泛卖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