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宝盒破解版 https://www.zbhz8.com/ 生来彷徨 派吉·古根海姆 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收藏史里, 没有人会忽略派吉·古根海姆 (Peggy Guggenheim)这个名字。 毕加索、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马格利特、借里柯、杜尚、米罗、达利、夏加尔……这些传奇艺术大师的作品,派吉·古根海姆几乎都有私藏。 自她1979年过世以后,她的住所被改为个人的藏品展示处,也就是如今位于威尼斯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正对大运河的精致而透风的房屋, 摆放着派吉约300件的珍贵藏品。 对于今日浪掷数百万, 购买艺术品的亿万富翁来说, 派吉藏品之中闪烁的人性光辉, 是他们难以企及的。 她专门用一个房间, 来放置波洛克的作品, 但他只是派吉慧眼相中的, 许多人才中的一个。 杜尚是她的艺术顾问; 她曾和萨缪尔·贝克特, 在巴黎享受了4天床笫之欢。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也是她的 众多情人之一。 她是一个传奇且悲伤的女子。 她的父亲1912年不幸登上了 泰坦尼克号随船沉入海底; 她的爱情婚姻都失败了, 她的女儿也不幸早亡。 但是她热爱艺术, 并收购了大量艺术杰作。 作为威尼斯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创始人, 派吉·古根海姆对艺术的极度热情, 和她那放荡不羁的一生, 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1898年, 派吉·古根海姆生于纽约的 富豪之家——古根海姆家族。 该家族以其成功的采矿业, 及冶炼业而全球知名。 作为仅次于罗斯柴尔德的 全球犹太第二巨富家族, 古根海姆这个姓氏, 在19世纪基本就是财富的象征, 是美国犹太富豪中的显贵。 派吉的舅舅所罗门·古根海姆, 就是著名的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的建立者。 然而,出身优渥的派吉, 却有着个并不幸福的童年。 在她的三个姐妹降生后不久, 父亲和母亲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 派吉的母亲带着三个女儿住在纽约, 而父亲则干脆和情妇直接搬到了巴黎。 年轻时的派吉 在派吉儿时的印象中, 父亲跟圣诞老人属于同一国度, 他的出现必定带给 她们新奇漂亮的礼物, 也必定让家中空旷的大屋, 被欢笑的声音填满。 然而,这种节日一年没有几次。 她甚至曾在传记中写道: “我的童年一点也不快乐, 甚至没有任何愉快的回忆。” 1912年,派吉的父亲本杰明为了赶回纽约给她的妹妹过生日,不幸搭上了泰坦尼克号这艘死亡之船。 据说电影《泰坦尼克号》里, 那个在人们都纷纷弃船逃命的时候, 却衣冠整齐地站在甲板上, 和秘书谈笑风生、 视死如归的绅士原型, 就是派吉的父亲本杰明。 他在关键时刻保持了最后的尊严, 而被他送上救生船的情妇最后活了下来。 然而, 本杰明生前的生活挥金如土, 派吉的父亲遇难后, 他的财产所剩无几, 根本没能为自己的家庭留下什么。 1919年,派吉21岁, 终于继承了祖父去世后留给她的, 一份将近50万美元的遗产财产, 这并非一笔巨额遗产, 但还是给予派吉经济上的独立。 几年之后,长大成人的派吉, 利用这笔遗产,远赴欧洲学习艺术。 1920年,22岁的派吉, 来到了向往已久的、 曾经牵绊住了她父亲脚步的巴黎。 在这里她成了各种艺术沙龙的座上宾, 她年轻富有、热情活泼, 同时又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一切都让她与许多艺术家结下友谊, 也使得她的爱情异常地丰富。 在这里, 派吉渴望了解一切,感受一切。 同时也让她结识到了自己的 第一任丈夫劳伦斯·维尔 ——一位作家兼艺术家。 并共同生育了两个孩子。 在婚后的蜜月旅行中,派吉认识了伯爵夫人路易莎·卡萨地(Luisa Casati),路易莎是一位米兰工业家的女儿。 三十年后,正是路易莎将自己在威尼斯未完成的公馆卖给了派吉,成为派吉的宅邸,并在那里展示自己的收藏——也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威尼斯古根海姆博物馆。 不幸的是,派吉与劳伦斯的这段婚姻,并那么不和谐。 结婚之后派吉发现劳伦斯是一个十足的酒徒。派吉在自己的传记中将之讽刺为“波西米亚国王”。 劳伦斯在带领派吉深入艺术精髓的同时, 派吉也发现,她这位魅力四射的丈夫, 在婚姻之外也随处寻找着爱的激情。 之后两人便不断争吵,劳伦斯还曾把果酱泼在派吉头发上。但最让派吉受不了的是,劳伦斯还在街上殴打她。 派吉也曾在传记中曾回忆道:“有一次他把我摁到浴缸的水里,我几乎要窒息过去了。” 艺术家与文学家们, 将20年代的巴黎, 渲染成一派战后的迷离繁荣, 在夜夜笙歌的巴黎, 这段婚姻最终还是, 没有熬过七年之痒的大限。 而他们的小女儿派金也不幸早亡, 为派吉的一生平添了痛苦。 离婚后,派吉的感情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沉寂。 她热爱艺术,也同样狂热地爱着艺术背后那一个又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然而她所选择的那些男人,却无不在丰富了派吉的艺术视野后又弃她而去。 1928年,派吉与英国作家约翰·赫尔姆斯(John Holms)相遇,并来到伦敦与他一起生活。 但约翰已婚,并且酗酒,但以颇具天分著称,虽然其生平只出版过一本小说与一本诗集。 约翰成为了派吉的精神导师,在约翰的指引下,派吉开始了解普鲁斯特、塞利纳和莎士比亚。 可是最后约翰还是因为酗酒过量,于1934年死于一场事故。 人们相信派吉曾疯狂地爱着约翰,而派吉则在处理了他们共同居住的巴黎公寓后,在回忆录中淡淡写道: “我最终感到释怀:与约翰的生活从此不再留下任何痕迹。” 1936年,派吉认识了另一位作家道格拉斯·加尔曼(Douglas Garman),派吉鼓励道格拉斯放弃其他活动,专心写作。 但是道格拉斯的共产主义情结却吓坏了派吉,派吉也很快与他分道扬镳。 1937年,派吉的舅舅所罗门·古根海姆在艺术顾问希拉·瑞贝的建议下,在纽约成立了古根海姆基金会,专门进行现代艺术收藏。 于是在舅舅的影响下,派吉第二年也在伦敦成立了自己的画廊——“青年古根海姆画廊”(Guggenheim Jeune)。从此,派吉才算真正走上了收藏之路。 一段段失意的爱情, 却带给派吉日益精到的艺术眼光。 同年,她策划举办的当代雕塑展, 在英国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事件, 她还给康定斯基在英国办了第一个个展, 她也是将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艺术, 介绍到英国去的第一人。 派吉的画廊一时间成为了伦敦 最为前卫和时尚的人士们的聚集地。 一年后,二战的爆发, 让派吉的展览不得不中断。 但就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 派吉身上所流淌的犹太人, 精明的血液开始沸腾起来。 在巴黎的艺术家, 纷纷抛售作品以套现逃命之际, 身为犹太人的她不但不忙于逃命, 反而顺势开始了大收购活动。 在德国人与法国人战火正酣之际, 派吉的艺术品收藏生意火爆至极, 而那些画家的画作也从未如此低廉过。 甚至就在德国的战机乌云般压顶而来时, 派吉还在床上与雕塑家布朗库西, 激烈地讨价还价着。 最终她在巴黎一共买下了50件欧洲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毕加索、布朗库西、杜尚、莱热、康定斯基、布拉克、达利等人的作品。 而这50件作品总共只花去她4万美元左右,这个价格在今天恐怕连她的半幅收藏都买不起。 战后,派吉在纽约开设的画廊, 也成为扶植美国本土艺术家的热土, 对于当时年轻的美国艺术家来说, 谁的作品可以进入派吉的画廊, 就必定会成为评论家的宠儿。 在派吉的资助名单中,最为著名莫过于日后成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的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但当初波洛克遇到派吉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一个油漆工出身的失意画家,半生潦倒。但在派吉的资助下,他成为艺术界新美国的代表。 在20年后的拍卖会上,波洛克的每件作品在艺术市场上都以百万美元计。 身为著名的艺术赞助人, 派吉的一生都在忙于收藏艺术, 以及和她所青睐的艺术家谈情说爱, 以至于当晚年有记者问她, 曾拥有过多少个爱人时, 她耸耸肩:“我自己的五个, 别人的就不清楚了。” 她后来在自传中称自己 一生有过400多位情人, 并与当时有头有脸的人物, 开展过多段长期的浪漫恋情。 然而,派吉所享受的家庭和爱情 所带来的幸福光阴却少之又少, 当她最后一个情人死于车祸后, 她搬到了威尼斯,带着夸张的太阳镜, 坐着小舟徜徉于威尼斯河上。 此时她唯一愿意去做的工作, 就是展览她的收藏品。 1979年12月23日, 派吉·古根海姆在威尼斯, 附近的一家医院悄然离世, 享年81岁。 逝世后,她的骨灰被葬在, 威尼斯自己公馆的后花园中, 埋在她心爱的小狗墓旁。 世人都知道, 这些忠实的小狗们, 陪伴了派吉的晚年。 于是人们也常常唏嘘, 也许它们才是派吉, 此生真正的“爱人”。 派吉的一生过于传奇, 她的独特性格, 与对艺术的热情, 曾令世人难以为她定义。 然而,她留给后人的收藏, 却早已成为传世经典。 尽管派吉生前的艺术家情人们, 从来没有她当作缪斯般, 在画作中殷勤赞美。 但只要古根海姆博物馆的 名号一天没有消亡, 她就永远不会被人们忘却。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