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angli2.site http://2xiese.site http://kuaifa3.site http://2fouai.site http://41rare.site http://11tried.site http://21owned.site http://raoli8.site http://henqi4.site http://41plane.site 兰州握桥又称卧桥,在兰州城西,始建于明永乐间,清代两次重建,现位于水车博览园内。 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对兰州握桥给以很高的评价,说兰州握桥是中国伸臂木梁桥的一个代表。 兰州握桥始建于唐代,相传是仿河厉之制而建的。河厉是吐谷浑所建造的一种桥型,它的仿造说明,早在唐代,兰州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已经十分兴盛。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兰州握桥的建造,是兰州多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 《皋兰县志桥津》里写道:“握桥又名三公桥,在袖川门西二百步,当阿干河口。架木横空,东西十余丈,其下无柱,高五丈。其上覆盖如屋,楹栏齐整,亦匠心之巧者。”《重修皋兰县志·舆地下·津梁》载:卧(一作握)桥,一名三公桥,又名西津桥,在袖川门外二百步阿干河上。 桥由28根朱红大柱组成桥廊13间,中间3间,两侧各5间。廊柱下端柱头倒挂,雕成桃形,柱的上方有缕花装饰,花栏廊厦。桥头翼亭四角飞檐,卷棚歇山顶,上盖黑色琉璃瓦,造型雄伟奇特,建筑手艺精巧,别具一格。翼亭均有题额,东亭前额空中鳌背,阴额彩虹西亭前额天上慈航,阴额新月。桥呈穹隆特起之弓形,且涂以红色,故称虹桥。桥上木植均施彩绘,美轮美奂。 “虹桥春涨”为旧时兰州八景之一,这里的虹桥指的就是雷坛河握桥的美丽景色。曾有诗云:“不凭支柱架虹腰,独卧河干历几朝。桥上行人桥下影,年年来去送寒潮。”又有诗云:“春桥春度观春华,春水春山春景佳。河涨春桥桥春涨,流沙过客客流沙” 1952年,为了修通七里河、西固的西郊林荫大道,决定将解放门以西的路段加宽,握桥已影响交通,若保存老桥,另选新桥址,则需拆迁众多的居民房屋。因此决定将桥拆除。当时,许多地方绅士为保存古迹,出面阻拦。后来,兰州市劳动局局长赵子明在现场群众大会上进行说服,拆除工作才得以进行。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