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任长志《倭寇的踪迹》一部比较好的电影

2020-02-23| 发布者: 泛卖商务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非常冷门也非常小众的电影《倭寇的踪迹》,导演:徐浩峰。我第一次了解这个人是通过一本......
http://ios.jjwdu.cn
http://ios.znfnv.cn
http://ios.dzufn.cn
http://ios.tnvod.cn
http://ios.mujnr.cn
http://ios.gazqm.cn
http://ios.btycf.cn
http://ios.qfhoy.cn
http://ios.qgxzl.cn
http://ios.wrkyl.cn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部非常冷门也非常小众的电影《倭寇的踪迹》,导演:徐浩峰。我第一次了解这个人是通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形意传灯录》。这本书把金老爷子神话的中华武术重新恢复了原本的样貌,对武术文化的理解令人感觉耳目一新。写的是形意拳,嗯,很有名的拳法。
影片开篇就是一场干净利落的中国式比武。这种方式在中国的武术界很常见,无论是踢馆还是打擂,都是这种形式,在双方的攻击距离内开始对峙,几招间分胜负,抛弃了大量追逐躲闪的空间。武术中的对练套路也是按此编排的。成也如此,败也如此。虽然将平常的训练变得更加实用,能够训练到很多技法,但难免有些禁锢了思维,不知道从何开始啊!结果就是有些人就是练得比你少,睡得比你早,玩得比你多,打得比你好。其实吧,套路是熟悉架子,拆开练才是功夫。
接下来就是乌衣巷踢馆了,这里各位看官可能就觉得有点假了,嗯,是滴,就是假打嘛,现在哪还有这么高功夫还动手的了?都是假打嘛。不过,还是很真实的,没有动不动就打个三百回合。然后就开始进入真正的剧情了,戚家刀踢了三家,被最后一家耍赖用弓箭逼走了。因为戚家刀是从倭刀改进的,不被民间武术所接受,结果就变成了倭寇。唉......然后就是一地鸡毛,令人哭笑不得,但倒也看出了当时的人们依然遵守着规则,倒也显得古风古韵,颇为可爱。
这里要说句史料,在明代的时候,已经有很多腰刀之类的,用的就是日本的刀条,对日本刀的仿制也是种很普遍的现象。回到咱们这里,在彩船上跳舞的异域姑娘被教了一招传说中的如响,然后在彩船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就完成了超神,那真是大杀特杀无人可挡。有这样一句话,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有时候,有些东西真得在民间不能传播开啊。不过,现在想一想,传了又怎样?你的身体条件根本就不达标啊,哈哈。看着60°劈叉的我哭晕在厕所。整部电影最开心的就是海防五人组了,这是一个标准的鸳鸯阵,威力倒是有,不过,好像忘带脑子了,纯粹来搞笑的。
接下来就穿插着号称最强高手的裘大爷和主角的各种装逼,让人感觉十分做作。导演想表现出一个武林高手的超高身手,但却让人觉得,有种淡淡的疼痛叫蛋疼。还有简短到要半天才能联系到一起的对话,导演充分营造出了一种令人不想看下去的感觉,不要问我为什么,心,累......但是武打动作还是不错的,剧情也很完美,前后的伏笔,情节的交待,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除了对白的生硬,硬得人蛋疼......再就是导演对于人物自身想法的表现很不擅长哎!一不注意就觉得莫名其妙有没有?还好最后有了一个大圆满的结局。
总得来说,这是一部比较好的电影,因为是导演的处女作吧,难免有些不成熟。其默默无闻的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它的专业型太强吧,它描绘了一个十分真实的武术世界,打破、甚至颠覆了常人对于中华武术的认知,但我觉得这很好。作为一个传统武术的支持者,常有人问我,中华武术能打吗?散打、自由搏击不是实战性最强的吗?你中华武术这么能打,咋不上擂台呢?
嗯,其实要说中华武术的最强人应该在军警界里,任何武术缺少了实战的训练都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而且,宝强有一句话说的好,武术,是杀人技。即使中华武术和中华文化已经融为了一体,但从本质上来说,大多数技法都是打击人体要害,杀伤力过大,没有办法作为擂台武术。我并不是说擂台武术练好了不能打,而是真得没法打。上打咽喉,下打阴,中间气口肘攻心。这上擂台不是闹吗?
随着时代进步,武术走向了它的落寞。热武器的发展,令功夫变得黯淡无光。唯一的精彩,却只能在荧幕和想象中寻求着慰藉。但老兵不死,一代代人的智慧,在一个个简单的动作中传承。传承着与天地求同的宽广,传承着静看云水的淡然。武术、功夫、格斗,到最后只求一个自信坦荡的胸襟,只要一个坚定执着守护善良的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泛卖商务网 X3.2  © 2015-2020 泛卖商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