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头条网
近日,新冠疫情在我国肆虐,口罩成为普通居民的防护利器。 如今口罩成为“硬通货”,笔者注意到最近的相关热点:平安好医生之前宣布免费送千万个口罩,本来应是皆大欢喜之事,但却事与愿违,有用户收到了货不对板的口罩,质疑企业在做营销行为。 笔者也喜欢评判个是非,但一定要把事情看全面,再去下结论。 初心向善但口罩缺口着实太大 首先,必须要肯定的是平安好医生初心是向善的。 1月22日,平安好医生在官方微博发出消息:平安好医生启动“免费送口罩免费问医生”专项活动。这个时间点正是无良商家口罩涨价、网上各大平台一“罩”难求的时候,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平安好医生第一时间意识到口罩是刚需,第一时间采购,第一时间发布免费送口罩的活动,笔者认为“雪中送炭”这个词用在这儿并不过分。 但是,全国口罩的供应链都陆续出现了结构性紧缺。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一天能生产2000多万只口罩,且口罩产能利用率已经达94%,医用N95口罩产能利用率更是达到128%;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月24日至2月11日,全国海关共验放进口口罩7.3亿只。看似口罩的供给数量足够庞大,但假设全国有2亿人需要尽快上班,则每天至少需要2亿个口罩,这还不算一线医护人员的口罩需求,相比之下,有缺口。 让口罩去它该去的地方 对于口罩的流向问题,笔者一直有所注意。 1月27日平安好医生向武汉多家医院捐赠20万只医用口罩,2月初,平安好医生紧急调配了25万只医用口罩,免费捐赠12个地方卫健委单位,以及14家医疗机构,这总计是45万的医用口罩。 在口罩资源如此稀缺的情况下,钟南山院士和不少专家也呼吁,普通人在公共场合用一般的外科口罩即可,要把N95口罩留给疫区的医护人员,换句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由此可以看出,平安好医生选择了让口罩去它该去的地方,这对社会来说是最优解。 可许多用户只在意自己是否收到了N95口罩,也没有关注平安好医生在活动中标注“口罩品牌随机发货”,收到后就抱怨“货不对板”,实际上这些口罩都是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能够起到防护作用的。 全员第一时间加入战“疫” 事实上,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平安好医生是第一批主动加入抗击疫情的企业。 疫情发生,平安好医生第一时间就开通了互联网问诊专区,为公众提供免费咨询和指导。并且,与武汉市、福建省、北京市、重庆市,及其他52个省、市、地区政府合作,开通义诊专线,免费提供新冠疫情互联网全天候问诊服务。还在此期间紧急启动了“万名乡村医生线上培训”,帮助农村疫情防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这段时间,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平台问诊人次达11.1亿,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800万。肉眼可见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在笔者看来,尽管在口罩问题上有些瑕疵,但平安好医生快速反应能力、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调动资源的能力还是令人钦佩的。 正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对于一个没有主观恶意、只有客观缺陷的事件,大可不必责之过深。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